熊丙奇
2019年03月04日09:51 来源:人民网-强国论坛 手机看新闻
弥合城乡教育差距,通过网络直播教学,使不同地区的孩子“同堂上课”,这“一块屏幕”真能改变命运?设施和技术的现代化,是否代表了教育现代化?
2019全国两会大幕开启,人民网强国论坛《两会V观察》栏目邀请教育学者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,为网友解读人才培养、缩小城乡差距相关问题。
熊丙奇 教育学者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|
“一块屏幕”改变命运?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须从师资开始
2018年底,“一块屏幕”的故事曾出现在很多人的“朋友圈”。它讲述了贫困地区的248所中学,通过直播与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课,升学率大为改善,其中有88人考上了清华、北大。这块屏幕仿佛为乡村少年插上了梦想的翅膀,改变了他们的命运。
但是,不能夸大网络直播课的作用。网络直播课对贫困地区的学校教育,只能起辅助作用。只有在加强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,结合学校实际使用网络直播课资源,才能提高贫困地区、乡村地区学校教学质量。只让学生看直播课,而没有教师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学校本身的校园文化建设,直播课难以起到效果。
云南禄劝一中直播班的学生在上课 (图片来源:中国青年报)
表面上看,通过网络直播课,贫困地区学生可以和城市学校学生上一样的课。然而,这忽视了两个最基本的问题:一是课堂教学是需要交互的,面授和看直播的效果完全不同;二是学生是有很大的差异的,针对不同的学生上一样的课,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。
正是由于学生有差异性,全世界任何国家对中小学都有班额限制,我国也明确要求消除大班额。可一个直播课,几千几万人看,直播点只是由教师维持秩序,这和现代化教育要推进个性化教育、因材施教是背道而驰的。如果这能行得通,我国只需要几个教师授课,然后全国各地组织学生每天看直播课即可。
发展贫困地区、农村地区教育,没有“捷径”可走,必须踏踏实实补齐教师的短板,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。不重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,而花更多精力和经费搞直播课,是本末倒置。缩小城乡教育差距,必须缩小师资差距。
过度依赖电子产品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化
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教育的现代化不是设施的现代化、技术的现代化,这是表面的现代化。真正的教育现代化,是教育理念的现代化、教育管理和办学制度的现代化。
数字化、移动化、大数据等等,只是为教育现代化服务的。要实现教育的现代化,必须加强师资建设,让教师有现代化的教育理念,这就需要学校实行教育家办学,以此促进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。
简单来说,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,不能简单地把这作为一项指标,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怎样使用信息技术,而应该由学校的教师委员会,来论证怎样结合学校教学实际使用信息技术。而发挥教师委员会管理、评价教师的作用,是促进教师职业化、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。
几位小学生正在用平板电脑设计作品(图片来源:半月谈)
之前,我国很多地方教育部门为推进教育信息化,把教师利用电子产品教学、布置作业,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,结果是有的学校教学过度依赖电子产品,还导致有毒有害的作业APP进校园;去年,为治理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,八部门发布了综合治理方案,要求中小学教学要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,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又“一刀切”要求教师不得布置电子作业,这就没有发挥教师委员会管理教育事务的作用。
建立并发挥教师委员会的作用,由教师委员会负责学校的课程、教材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,对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贡献实行专业同行评价,这就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。而建立现代学校制度,是实现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》制订的现代化目标的关键所在。只有建立现代学校制度,每所学校才能办出特色与高质量。